首頁文化—正文
(新春走基層)《仙劍》中的女媧后裔為何是“人首蛇身”?
2025年01月20日 1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濟南1月17日電(記者 趙曉)追過《仙劍奇?zhèn)b傳》電視劇的觀眾,都對劇中女媧后裔“人首蛇身”的外形印象深刻。面容姣好的“趙靈兒”為何會在現(xiàn)“真身”時生出蛇尾?蛇年新春前夕,記者在博物館探秘“蛇元素”文物時找到了答案。

  走進山東博物館“漢畫像石藝術(shù)展”展廳,近百件石刻文物錯落有致地面向觀眾展陳,“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形象隱藏在多塊畫像石中。

  記者在東漢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上看到,西王母端坐正中,兩側(cè)的伏羲和女媧手執(zhí)便面,自腰至尾相交,貫穿仙界、人間。

  山東博物館展廳內(nèi)展出的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伏羲女媧呈蛇尾相交狀。趙曉 攝
山東博物館展廳內(nèi)展出的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伏羲女媧呈蛇尾相交狀。趙曉 攝

  “這是國家二級文物,畫像中呈現(xiàn)了最典型的伏羲女媧蛇尾交纏畫面!鄙綎|博物館典藏部副主任宋愛平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說,伏羲和女媧是人類始祖,常常在文物和相關(guān)史料記載中手持規(guī)和矩,代表以“規(guī)矩”制定天地法則。他們也手捧或懷抱日月,日月分別指代陽和陰。蛇尾交纏則寓意陰陽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人類。

  宋愛平介紹,伏羲女媧“人首蛇身”、雙尾交纏的圖案廣泛出現(xiàn)于中國漢代墓室、祠堂中,寄托了古人對子嗣延綿、生命不息的美好期望。以聞名海內(nèi)外的武梁祠為例,其西壁畫像記錄“三皇五帝”最早的“形象照”!胺撕团畫z也在上面呈蛇尾相交狀,中間有一個長著兩條彎曲尾巴的小人,代表他們創(chuàng)造的人類初始形態(tài)!

  山東武梁祠畫像石上的伏羲女媧圖像被制作成動畫。趙曉 攝
山東武梁祠畫像石上的伏羲女媧圖像被制作成動畫。趙曉 攝

  他們?yōu)楹问恰吧呱怼倍皇瞧渌麆游??jù)了解,這源于中國人長久以來對蛇的崇拜,視它為多子多福的象征,也認為其具有某種神秘強大的力量,可以抵御自然威脅,比如蛻皮、冬眠,有重生、永生之意!吧叱蔀榉伺畫z形象的特殊載體,也因它與龍沾親帶故,被譽為‘小龍’!彼螑燮浇忉尫Q。

  為讓觀眾更直觀地認識和了解山東漢畫像石,山東博物館于2024年10月升級漢畫像石藝術(shù)展,綜合運用數(shù)智化、沉浸式、場景化的技術(shù)手段,配合燈光、環(huán)境的亮化,讓文物鮮活地“動起來”。

  今年11歲的孟啟仰正在LED大屏前觀看“三皇五帝”動畫。“我在書上讀過女媧造人、伏羲發(fā)明八卦的故事,在這里看到他們?nèi)松呓Y(jié)合的形象,感覺很神奇!彼嬖V記者,自己平常喜歡研究石雕壁畫上面的文字和圖案,被古人豐富的想象力所吸引。

  觀眾在展廳內(nèi)參觀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趙曉 攝
觀眾在展廳內(nèi)參觀西王母、伏羲女媧畫像石。趙曉 攝

  據(jù)悉,山東是中國漢畫像石四大分布區(qū)域之一,漢畫像石發(fā)現(xiàn)數(shù)量全國最多,且內(nèi)容題材豐富、雕刻技法多樣、建筑形制齊全,為研究“石上漢史”提供大量一手材料。除山東外,河南南陽、陜西、四川等文化繁榮地區(qū),也出土過不少帶有伏羲女媧圖像的漢畫像石。(完)

編輯:孫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