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大河之畔,領略鵲華風采!12月27日,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指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濟南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2024“大河之畔鵲華風采”全球Z世代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推介會暨《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系列視頻發(fā)布會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召開。
篇章一 :大河之畔·文明互鑒
行走大河上下,共享盛世中華。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各國青年關注,對黃河文化的探索成為海內(nèi)外青年讀懂中國的文明之窗。他們走近黃河,聆聽古老黃河穿越千年的時代回音。他們親近黃河,感受現(xiàn)代黃河奔騰萬里的歷史巨變。讓我們一同相約大河之畔,領略鵲華風采,以黃河文化為紐帶,以青年匯聚為契機,在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新篇章里,唱響屬于這個新時代的熱烈與奔放。
本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指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濟南國際傳播中心承辦,此外活動還得到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國際傳播局、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中國(山東)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濟南片區(qū)以及沿黃九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活動將通過Facebook、X、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海外社交平臺和海外友城新聞媒體;新華社、中國日報、中新社等中央級媒體;今日頭條、騰訊、搜狐等頭部媒體;沿黃九省(自治區(qū))相關媒體;濟南日報·愛濟南客戶端、新黃河客戶端、舜網(wǎng)、濟南國際傳播中心傳播矩陣等全媒體同步傳播。黃河匯入大海是奔向更廣闊的遠方,黃河文化和黃河故事同樣如此,它們屬于我們,也屬于世界。
參加活動的嘉賓有:
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研究策劃部副主任劉崇智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瑜
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濟南日報社社長田俊林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趙民
山東自貿(mào)試驗區(qū)濟南片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依坤
共青團濟南市委副書記許梅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管委會宣傳文化部部長霍婧
出席今天活動的還有沿黃九省機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以及來自駐濟各有關部門單位及高校的海外朋友們。
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省區(qū),于山東東營注入渤海,各國青年在探尋黃河文化的旅程中,不斷拼湊出一個立體、鮮活、底蘊深厚的中國模樣,用青春的筆觸為中外文化交流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書寫著世界讀懂中國的精彩故事。接下來,讓我們跟隨鏡頭,共同見證一場跨越國界、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青年群體既是黃河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黃河文化的傳播者,黃河文化由于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較高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為青年群體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同時,青年力量又是黃河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傳播主體,他們運用新穎、有趣的展現(xiàn)方式吸引更多國際受眾的關注,讓黃河文化在國際舞臺上持續(xù)煥發(fā)新的光彩。
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張金庭為活動視頻致辭。
濟南這座城市,依水而生、因泉而名,南依岱岳、北臨黃河,“山泉湖河城”在此交相輝映,造就了濟南這座鐘靈毓秀城市。今天大家相聚泉城,就是為了通過國際化視角,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黃河流域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自然風光與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就。有請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趙民致辭。
九曲黃河,奔騰千里,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趙民表示,今天大家匯聚一堂,共話黃河、同謀發(fā)展,必將為黃河文化的國際傳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推介優(yōu)質內(nèi)容,擴大黃河文化國際傳播知名度。黃河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人文精神,為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文化視角。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深度對話。我們期待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將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傳遞給全世界,同時尊重并吸納不同文化元素,推出更多有震撼力、有影響力、有時代價值的新黃河故事,讓黃河文化在全球的文化語境中更加生動、鮮明。
深化國際合作,加強黃河文化國際傳播參與度。億萬年來,古人逐水而居,繁衍發(fā)展,逐漸誕生了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黃河文明等璀璨文化。黃河流域線長面廣,既具有中華文明的鮮明特質,又呈現(xiàn)出豐富的地方形態(tài)。黃河文化飽含地方特色和悠久歷史,能夠與其他大河文明對話共鳴。我們希望與世界各國共享彼此的文化智慧,通過對話與合作,讓黃河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煥發(fā)新的活力。
增強技術賦能,提升黃河文化國際傳播有效度。隨著數(shù)字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為文化傳播開辟了全新的天地。在AI、VR等技術的賦能下,黃河文化的傳播可以突破傳統(tǒng)時空限制,大幅提升傳播效率。我們也期待在這場文化傳播的創(chuàng)新浪潮中,有更多的聲音與創(chuàng)意涌現(xiàn),通過有質地的話語、有內(nèi)涵的敘事、有溫度的傳播,推動黃河文化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中產(chǎn)生新的共鳴。
聯(lián)動Z世代群體,強化黃河文化國際傳播精準度。Z世代青年是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者和傳播者,他們擁有國際化的視野與獨立的思考方式,充滿引導力與責任感。在黃河文化的傳播中,Z世代青年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為黃河文化帶來全新視角和嶄新活力。期待看到更多年輕人積極投身于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用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全球視野,講述更具活力的黃河故事。
2024年,濟南國際傳播中心《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系列短視頻團隊組織中外Z世代優(yōu)秀青年代表走訪黃河流域典型城市,以國際青年視角,圍繞人文、歷史、美食、潮流、生態(tài)等Z世代群體關注的熱詞進行體驗、思考和分享,歷時近一年精心拍攝制作了十集精品雙語視頻。幫助和引導大眾感受新時代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和生態(tài)保護戰(zhàn)略背景下,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黃河文化底蘊和蓬勃發(fā)展風貌。
今天,完整版《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系列視頻正式發(fā)布!請跟隨鏡頭和全球Z世代青年們一起,沉浸式感受黃河獨有的浪漫!
搜索“濟南國際傳播中心”公眾號或騰訊視頻號觀看十集完整版超過60分鐘的《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完整版節(jié)目,期待您的轉評贊互動交流。
濟南國際傳播中心雙語主持人匡瓊瓊、澳大利亞Z世代龍威分享“Z世代本Z”眼中真實的黃河文化故事。
沿黃各省市媒體代表上臺共同見證黃河流域國際傳播聯(lián)誼會成立。
篇章二:黃河新城·鵲華印象
黃河在山東濟南境內(nèi)全長約183公里。2021年,國務院批復設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進黃河時代。濟南起步區(qū)是山東省和濟南市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zhàn)略的主陣地,作為濟南新的城市副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一座未來希望之城。這座未來希望之城,也將成為黃河流域一顆冉冉升起的亮眼明珠。有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瑜致辭。
起步區(qū)自成立以來,把保護傳承弘揚優(yōu)秀歷史文化與新城規(guī)劃建設同步謀劃,開展一系列工作,打造“黃河新城鵲華文化IP”。
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研究策劃部副主任劉崇智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瑜
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濟南日報社社長田俊林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趙民
山東自貿(mào)試驗區(qū)濟南片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依坤
共青團濟南市委副書記許梅
黃河文化·鵲華文化專家學者孫書文
外籍Z世代 晴怡
共同啟動“黃河新城·鵲華文化IP”系列品牌活動。
濟南是一座有著26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山泉湖河城”泉城特色風貌軸成為世界上獨具特色的城市中軸線。濟南起步區(qū)將這條軸線向北延伸,其中在城市軸線與黃河交匯之處,齊煙九點、鵲華煙雨成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濃墨重彩的所在。鵲華文脈也成為濟南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優(yōu)秀社會科學普及名家,山東省中華詩文教育學會會長孫書文為大家解讀鵲華文化。
活動現(xiàn)場發(fā)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鵲華新區(qū) 黃河新城”城市品牌宣傳片。伴隨時代發(fā)展,濟南起步區(qū)正在繪就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讓我們一起領略這座未來希望之城的風采。
在今年濟南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唱響泉城城市主題曲征集中,由起步區(qū)推選的城市主題曲《大河潮起》脫穎而出,被評為大賽一等獎。王松、吳雙現(xiàn)場傾情演繹了這首充滿激情與夢想的歌曲,讓我們共同感受濟南這座城市與時俱進的魅力。
活動現(xiàn)場,分別來自澳大利亞、也門、俄羅斯、德國、肯尼亞、約旦的外籍友人龍威、海吉、晴怡、奇諾、穆文君、方芳獲聘Z世代黃河文化•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鵲華新區(qū) 黃河新城” 城市品牌形象推薦官。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qū)管委會宣傳文化部部長霍婧為他們頒發(fā)聘書。
篇章三:國際青年·共話黃河
活動進入“Z世代黃河說”主題分享沙龍環(huán)節(jié),Z世代推薦官與濟南國際傳播中心的雙語主持人曉涵分享黃河故事,暢談對中國文化的所思所感。
黃河長流,青春澎湃。國際青年用熱情和智慧致敬黃河,用行動連接世界,以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中華文化,他們的“黃河故事”已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活注腳。愿他們將來能肩負起文化交流的責任,把更多的“黃河故事”“中國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
2024“大河之畔 鵲華風采”全球Z世代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推介會暨《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系列視頻發(fā)布會今天上午場的活動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