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正文
(僑瞧青島)當吳為山遇見青島:海納百川,共促中西文化碰撞與互鑒
2024年12月13日 12:01 來源:中新網(wǎng)山東

  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12月12日電(王禹)“在青島雕塑園聳立著一座我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天人合一·老子》,這尊雕塑將老子虛懷若谷的人生境界轉化為可敬可感的視覺形象。在我看來,老子的人生境界正是青島城市品格的寫照!敝袊佬g館館長、雕塑家吳為山日前出席在青島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時如是說。

  “藝術之始,雕塑為先”。雕塑是人類最古老、最通用、最無界的藝術語言,也是文明交流的見證與紐帶。作為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立足于中國文化,為當代中國雕塑藝術根植傳統(tǒng)、吸收外來、銳意創(chuàng)新開辟新境。

國際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出席第五屆“科學·人文·未來”論壇。王禹 攝

  被國際評論家認為是“中國雕塑新精神代表”的吳為山以其精妙絕倫的作品不僅在海外搭建起人文交流的橋梁,也吸引了無數(shù)華人華僑參觀,感念中華傳統(tǒng)文化。致力于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互鑒的他與青島這座開放的包容城市同樣有著極深的淵源。

  在吳為山的推動下,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于2011年1月正式建立,他本人擔任院長。作為國家級雕塑藝術研究機構的延伸,青島分院致力于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的發(fā)展,同時整合國內(nèi)外頂級藝術資源,使之成為高端學術研究、藝術實踐、人才交流、藝術作品展示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山海之城,有山的深厚與凝重,有海的博大與遼闊,而沉淀于青島的文化給藝術家一種‘天人合一’‘天地任我行’的空間感、認同感!眳菫樯秸f,青島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從內(nèi)蘊里,從中西文化碰撞中發(fā)出的創(chuàng)新觸動,“就像海的呼喚一樣”,吸引著藝術家去創(chuàng)作。

  作為雕塑領域倡導“中國精神”和“寫意雕塑論”的代表人物,吳為山在青島出席雕塑論壇時曾表示,城市雕塑就像領帶、胸花,跟人的內(nèi)在氣質、修養(yǎng)、精神風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城市雕塑體現(xiàn)了城市的氣質和精神風貌。

  在吳為山看來,青島是藝術家極好的創(chuàng)作平臺。多年前,他便將自己的《齊白石》塑像送給了青島雕塑藝術館,希望中國藝術的開放性借由海的聲音與齊白石這一帶有強烈文化符號共融,顧名曰“白石觀!薄

  吳為山說,更多的藝術家應該來青島這座城市一展身手。他說,青島具有發(fā)展藝術、藝術家同臺競技的條件,不妨利用“吸納百川”的海文化“得天下英才”,從而形成文化的“碰撞”與共融。

  不止于雕塑,吳為山與青島這座藝術之城在多個領域產(chǎn)生“共鳴”。2021年,在他的推動下,“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青島水彩”成功舉行,這是中國美術館首次邀請一個地方的畫種辦展覽。

  作為中國最早引入水彩畫的地方之一,青島無論城市風格抑或氣候特征,都蘊涵著水彩表現(xiàn)的“代入感”。青島水彩發(fā)展過程始終注重本土化、在地化的創(chuàng)作理念,具有典型性。

  “重視地域文化,展示地域文化,發(fā)掘地域文化的深層內(nèi)涵,凸顯地域文化的豐厚價值,是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最高美術殿堂的責任與使命所在!眳菫樯秸f,“青島水彩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包容,特別體現(xiàn)了青島海納百川的城市魅力。”(完)

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