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孫悟空又火了,下一個爆款I(lǐng)P在哪里?
——專訪臺灣作家張大春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單機動作角色扮演游戲《黑神話:悟空》一經(jīng)推出就成為爆款。近幾十年來,以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為題材的各種形式演繹層出不窮,孫悟空在電視劇、電影、動漫作品里都廣受歡迎。這一次,作為游戲的主角,孫悟空又火了,而且火爆程度遠超以往!逗谏裨挘何蚩铡窞槭裁次耍恐袊诺涿镊攘卧?是否蘊藏著下一個爆款I(lǐng)P?臺灣作家張大春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黑神話:悟空》是個什么樣的故事?聽說您和兒子正在一起玩這個游戲,初步體驗如何?
張大春:《西游記》被改編成各種版本的影視、戲劇作品,甚至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七龍珠》也以孫悟空為主角。2023年,我將《西游記》的故事加以歷史學(xué)者錢文忠《玄奘西游記》的考證,用說書的形式,把這部長篇傳奇講給聽眾。而游戲里讓人意想不到、感到驚訝的特質(zhì)遠高過影視和其他的娛樂產(chǎn)品,爆款游戲更是如此。
《黑神話:悟空》可以說是《西游記》的一個非文本性的續(xù)集,也引用部分原先的內(nèi)容作為典故。孫悟空在游戲一開始敗給了楊戩,他的“六根六識”,就是佛教里說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對應(yīng)的“色聲香味觸法”,分散到各地。玩家作為“天命人”找回六樣寶貝后,就必須面臨一個抉擇:當他打怪通關(guān),成為完全復(fù)活的、不折不扣的孫悟空,是要成為斗戰(zhàn)勝佛,再一次證實佛光普照、道心惟微,還是要回到當初那個桀驁不馴的孫悟空,去當一個在花果山水簾洞自由自在的野猴子呢?孫悟空和楊戩究竟是敵是友?這都是很有趣的話題。
《黑神話:悟空》是一款真正的3A游戲,除了畫面制作的精美、結(jié)構(gòu)的復(fù)雜和關(guān)卡的難度之外,要能夠吊住玩家的胃口,這很不容易,也是它了不起的地方——又要難玩,又要好玩。我的兒子正在玩這個游戲,為此專門去升級了電腦顯卡。他這次玩《黑神話:悟空》,打怪過程中也和其他玩家一樣屢屢受挫,有的關(guān)卡甚至要玩三十幾遍才能通過。有一天他跟我講,“我現(xiàn)在要是17歲應(yīng)該會好很多”,覺得自己的反應(yīng)已經(jīng)“老了”。如果說讓一個二十四歲的孩子產(chǎn)生這種“生命的悲嘆”,可見這游戲艱難的程度是足夠了。它有沒有足夠好玩?目前至少在我們家的實驗看起來是的,我也蠻喜歡看他一次又一次受挫折,但“關(guān)關(guān)難過關(guān)關(guān)過”。
中新社記者:以《西游記》為題材的現(xiàn)代創(chuàng)作并不少見,《黑神話:悟空》有什么獨到之處?
張大春:如果回到《西游記》文本來說,它有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唐僧師徒4人西行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但實際上每個故事的重復(fù)性很高,幾乎都是“妖怪要吃唐僧肉,孫悟空打妖怪救師傅,神仙來幫忙渡過難關(guān)”,有時是非常令人乏味的,但是又讓人不得不看下去,想看看這猴子有沒有機會生發(fā)出真正厲害的力量。但《黑神話:悟空》創(chuàng)造了一個擁有自主意識和自覺意志的孫悟空,這是不一樣的、并不慣性的故事,非常有創(chuàng)意。
《黑神話:悟空》的爆火,跟孫悟空這個廣為人知的IP有很大關(guān)系,但它并不是僅停留在字面上的連接,它的故事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訊息——到底要做一個野猴子,還是向權(quán)勢妥協(xié)?
在這個游戲的開頭,孫悟空是自己選擇“死亡”的,他明明即使被注銷了生死簿也不會死,卻仍然如此選擇。因為他想把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能夠修行的“色聲香味觸法”傳給一個“他者”;或者說,他寧可開放地去試探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另一個像他一樣的野猴子。所以說這是一個文化命題,在一個小小的游戲里面,會讓很多玩家,尤其是年輕的玩家,做更充分的想象。我相信很多人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這個游戲很巧妙的一點,就是“我”的參與。玩家成為“天命人”,要復(fù)活孫悟空,最重要的不是復(fù)活之后有多么強大的能力,而是“我”就是孫悟空,我要做什么選擇。游戲本身并沒有設(shè)計誰對誰錯或誰好誰壞的問題,但的確是中國人留給世界上的各個民族或者是文明很重要的一個選擇題。這種在文化上啟發(fā)人去思考的事情,我覺得特別有趣。我覺得《黑神話:悟空》真的蠻能夠掌握《西游記》的神髓。
中新社記者:《黑神話:悟空》讓我們看到古典文化IP與現(xiàn)代游戲結(jié)合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這樣的成功是否可以復(fù)制?是否還會有下一個爆款I(lǐng)P?
張大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都不簡單。回看歷史上數(shù)不完的故事,有描寫戰(zhàn)爭的岳飛傳、楊家將、狄青五虎平西、羅通掃北、薛仁貴東征……有飛檐走壁的俠客,像七俠五義、薛剛鬧花燈等等,都沒有像四大名著這么轟動。
四大名著之所以廣為流傳至今,是因為它們找到了非常不一樣的敘事情感:《三國演義》從失敗王朝的角度去看大歷史;《水滸傳》從不為人所真正尊重和敬仰的人物性格里面,找到強盜身上的血性;《紅樓夢》是借由家長里短、浮世俗情完成動人敘事的偉大作品;《西游記》就更為不同,“畜生打妖怪”,然后一步步被“馴化”。
一個故事能夠出頭、發(fā)揮巨大的影響力,需要有獨特的觀察視角。例如,悲劇是“看著高貴的靈魂受難而覺得不忍”,能夠找到這條公式并且加以千變?nèi)f化的,在英國只有莎士比亞!逗谏裨挘何蚩铡纺軌虮t,跟追求個人選擇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當然最初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是它的畫質(zhì),但是讓玩家能一直打下去,我覺得它一定是呼應(yīng)或者挑起了人們的共同情感。
IP其實類似胡適講過的“箭垛子”式的人物:因為他名氣大,不是他說的話、不是他干的事,放在他身上比較好流傳,所以統(tǒng)統(tǒng)都歸他了,“跟著大哥走,好順路”。作為一個IP,在承受被扭曲、被添加、被轉(zhuǎn)移的同時,也被流傳。它會面對這些負擔,成為疊加和累積的載體,同時也會被削減、被遺漏、特質(zhì)可能也會改變。古典名著里的IP與游戲結(jié)合,就是文化疊加,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難得。
我們并不能期待有作家去再寫一部“后西游記”,但我們可以期待下一款游戲,在文化載體中完成一個疊加的層次。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單一角度的復(fù)制,會超越一個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象級的作品;也不是只有模仿前人的創(chuàng)作痕跡才能成功。如果創(chuàng)意好,還是有可能成功。我們更有力、有效地使用IP,是要找到它沒有說的,但是玩家,尤其是普通人,對于一個故事的探討有不同期待的創(chuàng)作之魂。這不是難做與否的問題,而是如何做的問題。我相信如果《紅樓夢》這個IP做出來、做得好,也會廣受歡迎。
中新社記者:據(jù)報道,《黑神話:悟空》制作團隊里有不少臺灣人才。對于這樣的兩岸合作,以及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您怎么看?
張大春:在我的日常思維里,兩岸之間,無論是大陸人到臺灣還是臺灣人去大陸,我都認為是太正常、太自然、太有必要性的一件事情。所以對我而言,臺灣工程師加入了大陸的團隊、用大陸的資金,或者反過來大陸的人才到臺灣,我覺得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值得鼓勵。兩岸一家親,不就是這意思嗎?如果帶著某種特定意識形態(tài)的成見,是不會接觸到真問題的。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倒是對兩岸合作心有不滿的人,應(yīng)該把他們的論述給說清楚。(完)
受訪者簡介:
張大春,臺灣作家,祖籍山東濟南。好故事,會說書,善書法,愛賦詩。臺灣輔仁大學(xué)中國文學(xué)碩士,曾任教于輔仁大學(xué)、中國文化大學(xué),現(xiàn)任News98電臺主持人。曾獲多項華語文學(xué)獎項,近作《聆聽父親》《認得幾個字》《大唐李白》系列、《文章自在》、“春夏秋冬”系列、《見字如來》《我的老臺北》等。